找到相关内容1455篇,用时9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语言、诗歌、公案的阐释话语体系

    方法。表达渐修证的经典禅语有:  (1)磨镜调心禅语系列 神秀偈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,把坚持不间断修行的原因以及结果形象地表达了出来。拂尘看净、住心静是神秀神法要点...希有亦如是。”运用般若不二法门,即可证得烦恼的当体即是菩提,将红尘热恼与出世清凉打成一片。  (6)超越色禅语系列 《般若心经》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”不论物质现象(色)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0264022.html
  • 读印顺大师《心经·讲记》—兼与王永元老居士商榷

    自在菩萨由破我执而证——「照见五蕴皆空』,而「度一切苦厄』。勿庸置疑,印公之说,完全是符合经义,契合大乘佛法甚深之妙理,也是符合佛法实践之进路的。  5 何谓般若智慧  破我、法二执,度一切苦...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”。依世尊创教的本意,自度面度人,自利而利他,乃每个佛弟子的本份。从理论上讲,偏偏有皆非究竟,应「从相待假名的空有相即”,而说「冥契毕竟寂灭的绝待性』。从实践角度论,即依缘起而...

    鋆 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1164276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的现代诠释

    现实的缘起图景是否可能?分析、思辨的活动是否仍是在无明制约下的活动?  《般若经》: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”  在后起的大乘佛学看来,有部的概念分析方法根本就无助于把握缘起的实相,只有以彻底的才能...它是无自性的,在般若智慧的光照下,一切烦恼都是可以勘破的。  如果说中派彻底揭破了无明的性,不真实性的话,更晚的瑜伽行派则对无明的缘起现象做了彻底的剖析。在瑜伽行派那里,“无明”与“痴”是同义语。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1)

    法性,究竟名实际。僧肇《维摩经·弟子品注》云:“如、法性、实际,此三同一实耳。但用观有深浅,故别立三名。始见法实,如远见树,知定是树,名为如。见法转深,如近见树,知是何木,名为法性。穷尽法实,如实...名之为“本性空寂”。此便不是断灭之而是即有之。因此在体认这真理的过程中应当空有并,了知生死即毕竟,虽人而具行众善,虽行众善而知三轮(能行、所行、行)体,如是无得无依,便可会人真理。  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0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2)

    无为诸法;宣扬一切唯识之旨,说阿赖耶识为根本识,含藏现行诸法种子,此种子转变为一切法。判如来一代圣教为有教(小乘)、教(中)、中道教(瑜伽),而本宗为第三时中道教。对一切众生成佛之说主张有五种性之...的五蕴相,或总或别执为自我。这两种我见是与身俱生,不待学习,任运而起,一切人恒有,所以名为俱生我见。这两种我见很难断除,只有登地以上菩萨经常修习才能逐渐断除。第二分别我见也有两种:一是由于错误的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1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4)

    不坏本相而自互相涉人无碍。如果以事法界为体,之建立三:理法界的真空(从假入),理事无碍法界的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法界的周遍合融观(后二是从入假观)。  真空有其四重次第。首先要会色归。...事物即是真空,真空即是事物。修行之人要于事物显现时,其事物全体不异于真空,观达真空时,全体真空不异于事物。见事物即见真空,见真空无不见事物。所以与事物不相妨碍,最后要达到泯绝无寄。如此真空不可指为是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664553.html
  • 佛教哲学简论

    强调破遣,故称为“”。龙树在《中论》中指出:“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”缘起法具备、假、中三个方面,亦被称为“三...方法的,是摆脱流转的,谓之还灭。   所谓灭谛,是指与苦相对应的清净寂灭的状态,也就是涅檠。涅檠是指远离杂染烦恼、出离生死轮回,从而实现真正的常乐我净,达到人的最高理想境界。从的一方面讲,涅檠是纯净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664608.html
  • 读汤用彤先生的中国佛教史学术论著

    简称三论,是印度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宗的中学派的代表著作。龙树的中学是在《般若》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它宣扬不落有无两边的中道哲学,主张“非有非无”的毕竟。这一学说经罗什介绍而传人中土,并由...降,汉代的黄老学演变为魏晋玄学,老庄思想大畅,其时的佛教般若学盛行。老庄讲无,般若学讲,思想有所相似,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学与老庄玄学相结合,形成了一种玄学化的佛学。由此可见,这一时期的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0864681.html
  • 关河的禅法——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

    境。  道安接着在其《安般注》中引入“般若”以整理安世高数息法中的数、随、止、、还、净“六阶”及所证初、二、三、四禅“四级”:  寄息故有六阶之差,寓骸故有四级之别。阶差者,损之又损之,以至于无为...级的差别,而强调“损之”、“忘之”等般若的过程及“无为”、“无欲”等般境界的成就。并由般若境界的达成而能缘起出“无为故无形而不因,无欲故无事而不适”的大用。以此来解释得禅定境界后所随伴而来的神通大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4964727.html
  • 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与基本特征

    观悟主要包括“般若”和“耳根圆通”两大类,它是观音法门中思辩性最强的部分,是观音法门的理论基础。功夫的修炼分诵念圣号和受持神咒两种,它是观音法门中缺乏理论思辩但强调绝对虔诚、持之以恒、如法修炼的部分...其实是由六种形态组成的:  其一是“称名救难型”,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根据是《普门品》,基本特征是相信观音具有“其音声”的“方便之力”和随缘显相的“威神之力”[15],所以,在现实生活中若遇到各种难以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864782.html